Category: 娛樂


虎年珍品亮相 蘇富比2010春拍4日開槌(圖)

齊白石一幅罕見的以“虎”為題材的畫作,明宣德鎏金銅四面八臂觀音立像,估價1500萬至2000萬港元……春季大拍開槌之際,招行私人銀行攜手香港蘇富比,在北京舉行的春拍預展讓人們搶先看到春拍中的珍品。

《虎》 齊白石1950年作品(估價待詢)

 

    左圖:《對弈圖》 傳抱石(估價:500萬~700萬港元) 中圖:《東山絲竹》 傅抱石(預計成交價約1500萬港元) 右圖:《柳塘遊鴨》齊白石 (估價:600萬~800萬港元)

  虎年珍品亮相

 

    蘇富比春拍特殊專輯成新亮點 齊白石有望創新高

  縱觀全球藝術拍賣市場,信心和市場增長都有攀升之勢。2010年的春拍,正為世界各地收藏家帶來另一個蒐羅卓爾不凡頂級珍品的絕佳機會。

  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藝術品市場的此輪復蘇比預期的早。受市場利好影響,部分拍品估價上調了10%。今年春拍,蘇富比將拍鮮見於市場的頂級拍品,包括難得一見的洋酒、書畫及其他藝術珍品等私人珍藏。據了解,香港蘇富比2010年春拍共8個專場,2400件藝術珍品,估價10.3億港元。

  將於4月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蘇富比2010年中國書畫春季拍賣中,齊白石的《虎》便是今年春拍中的焦點。此畫中虎體軀健壯碩大,背向,呈橫坐姿態,寫來簡潔自然,粗獷厚重的斑紋帶出了虎的體軀之壯碩,且粗中有細,以細筆勾劃出附皮的毛髮,塑造了鮮活真實的形象。該畫款識“嘯天將軍仁弟正”。

  緊隨在畢加索和安迪·沃霍之後,中國藝術家齊白石坐上了2009年拍賣銷售額全球第三的寶座。在此次春拍中,中國書畫部分特設了“張宗憲珍藏中國近代書畫(第三部分)專場”,就包括齊白石《荷花翠鳥》等作品。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向記者介紹,齊白石極少畫虎,據聞生平也不擅畫虎,即使畫虎,也多與神話有關,鮮有寫實。該畫注重“神”多於形,把老虎友善的一面展現出來,做了趣味的處理。

  此外,在招商私人銀行與香港蘇富比舉行的春拍預展上,還可以看到另一拍賣珍品,林風眠的《清音自賞》(估價70萬至90 萬港元)。畫中仕女婉嫻優雅,盤膝而坐撫琴暢彈,輕輕低首凝望琴弦,形態優美。透過蜿蜒流動的運筆、濃淡相間而自然順勢之用色,林風眠將仕女溫文爾雅,瀟灑自若的一面表露無遺,並將觀者帶到琴音嫋嫋之清幽韻律境地;而左右兩邊之灰黑色窗簾及旁側之瓶花,亦烘托出置於中央仕女作為主體人物之素雅柔媚。

(責任編輯:王婉瑩)

《面具系列第八號》 曾梵志(估價:400萬~600萬港元)

1.《自畫像——小流氓》 嚴培明(估價:300萬~400萬港元)

2.《馬場風雲》 潘玉良 (估價:150萬~250萬港元)

3.《在湖上》 岳敏君(估價:700萬~1000萬港元)

4.《美麗鄉村——迎春》 王沂東(估價:280萬~380萬港元)

《DOB雕塑的模型》村上隆(估計:32萬~45萬港元)

  皇權決定價值

  近幾年,與權力和權威相關這一內涵更能吸引中國的古玩藏家,在此次蘇富比春拍預展中,便有一批曾為清朝皇帝所有的稀世藏品將被拍賣,其中包括乾隆皇帝的一枚白玉印章,預計成交價將超過650萬美元。而將拍賣的其他御用物品還包括一條18世紀的禦制朝珠和一個用黃楊木雕刻而成的如意權杖,二者均為雍正皇帝所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為藏家帶來逾330件珍品,預計總成交額逾4億3,000萬港元。當中最耀眼的拍品便是清18世紀禦制東珠朝珠以滿清皇族祖地東三省流域的珍貴淡水珍珠串連而成,代表著至上皇權,只有皇帝、皇后及皇太后方能佩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雍正朝服像》畫中,雍正皇帝佩戴的朝珠與現拍品相似。

(責任編輯:王婉瑩)

“2009年秋季拍賣印證市場仍然穩健蓬勃,對於高水準、新鮮且估價適宜的拍品依然熱烈追捧。在來自全球各地的買家中,中國收藏家對頂級中國禦制工藝品尤為趨之若鶩,競投相當踴躍。今季蘇富比繼續為藏家帶來彰顯清朝輝煌盛世之瑰寶。”蘇富比中國藝術部國際主管仇國仕說。

車慶久/攝 明宣德 鎏金銅四面八臂觀音立像《大明宣德年施》款 估價:1600萬~2000萬港元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圖雙如意耳平底葫蘆瓶(左)《大清乾隆年制》款估價:500萬~700萬港元;清乾隆 釉?紅“穿芝螭龍”圖葫蘆瓶(右)《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價:900萬~1200萬港元

清乾隆 禦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 《乾隆年制》款(預計成交價 超過5000萬港元)

清18世紀 禦制東珠朝珠(估價:800萬~1200萬港元)

《風光》 范厚(估價:60萬~80萬港元)

  在20世紀越南藝術發展中,漆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范厚便是該時期的藝術先驅。

清乾隆 禦制竹黃禦制詩“九如靈芝”圖如意 《乾隆禦題》銘 《古香》印

(責任編輯:王婉瑩)

(轉貼.2010.04.12)

*虎年珍品亮相 蘇富比2010春拍4日開槌(圖) * 

              

谷歌部落

http://jadefamily.blogspot.com/

jzqu20519@gmail.com 
                                         

台中縣大甲鎮庒美里文武路205號

Tei:0937-284629

jzqu20519@gmail.com


 

古玩貼紙

 

玉而富 Arts104  古玩 古董

 
彌勒佛 創作 黃室煌

玉而富珠寶.提供

以懷舊木雕寫回憶錄

鄉情木雕家黃室煌

文‧圖/雅 風

 鄉土藝術雕刻家黃室煌,於民國九十四年, 55歲的時候, 在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第一次展出他的作品。

本行是傳統木雕師傅的黃室煌, 13 歲當學徒學習木雕,他是台中縣大甲人,因地方靠海,早年以捕魚為生者多,尤其每年到了九月季風起難以遠航,家鄉缺乏謀生管道,故在長輩指引下,學習一技之長。

黃室煌是「 師傅 」出身,中年再轉換跑道 的 鄉土藝術雕刻家。他將「懷古鄉情」作為作品主軸,以台灣早期農村生態及常民生活作為取材對象,作品的布局簡單樸素,自然溫馨,洋溢濃濃的鄉土情懷,觀賞他的作品總是徘徊再三而不捨離開。

走過木雕大量外銷商機

大約從民國 62 年到 75 年之間,曾經有日本進口商來台大量採購指定形式的木雕,進口商通常將其所欲採購的木雕作品拍成照片,帶來台灣交給廠商要求照圖打樣、估價,經過客戶認可後下訂單。

那十幾年期間的木雕外銷模式是客戶來台下訂單,因為單筆訂單的木雕作品體積大數量多,動輒採購一、兩百件,出貨時間又短,一般木雕師傅的傳統工作方式無法在客戶要求的時間內出貨,只好尋求變通。業者為了爭取商機,首先於短期內迅速增加人手,並教導新手只學習木雕修飾、表面處理等快速收尾完成作品的基本技能,最後,再將過去的論件方式完全變通為大量生產。因此,木雕外銷雖然爭取了商機,但也無形中使雕刻技藝失去往日的精細素質。

本來一件雕刻品的製作過程應該包括從原材料、粗胚、中胚到細胚至最後成品,但是,當時的業者將傳統木雕的製作過程簡化,改為前半段製作採機械化,也就是由木雕師傅將原材料先以電鋸初剖、做成粗胚,之後再將中胚到細胚,或者只留下細胚的後段修飾、表面處理至成品的工作交給新手完成,也就是以快速大量生產爭取時間。

這樣速成的木雕成品的作法,可以應付大量外銷要求,但是卻肯定無法將生手或學徒培養成功夫札實的師傅。

因此,黃室煌說,「在木雕工藝界,目前我們四年級這一輩,可能是最後一批學徒出身的師傅,因為民國六、七十年代外銷景況一片榮景下,能夠經過三年四個月學徒磨練出來的師傅寥寥無幾。」換句話說,木雕傳統的手藝,在當時已經發生功夫中斷的現象了。

轉換跑道胸有成竹

一個出身農村, 從事傳統雕刻三十餘年的木雕師傅,把他往日的鄉下生活,從記憶中一點一滴發掘出來,然後,透過雕刻刀,化為每一件都可以令許多過來人看到它就想起「彼當時」的鄉土木雕。

這位人到中年才轉換跑道的黃室煌師傅,運用一刀一斧,賦予木料新生命。他努力從事 鄉情 木雕藝術創作, 為木雕寫懷舊回憶錄 ,而且,將豐富的人生閱歷灌注於作品中,讓逝去的農村特色重現眼前,也勾起了走過從前的回憶。

黃室煌是在民國 80年時,從一個傳統雕刻的師傅「轉途」開始作木雕藝術創作的,「那個時候,苗栗縣三義鄉廣盛村的三義木雕館(民國八十四年建館)還沒成立。」

「從傳統雕刻轉作木雕藝術創作,剛開始 有沒有碰到困難?」 傳統雕刻與木雕藝術創作基本上是橋與路的兩個不同境界,旁觀者憑常識也知道,像黃室煌那一輩學徒出身習慣論件計酬的師傅,到了中年要轉換跑道變成藝術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然而, 黃室煌針對這個問題,表現得卻胸有成竹。

「之前做了三十年的大屏風、木桌、老鷹、神像等傳統雕刻品,那是一段憑手藝掙錢養家的平凡生涯,至於轉換跑道,面臨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技術,還好,因為功夫紮實,技術不是問題,現在需要的是創作與思考。」

一個曾經專長於觀音、彌勒佛、水牛、達摩、鍾馗等傳統木雕卅餘年的師傅所流露的自信,讓旁觀者覺得他好像只在轉念之間就克服了困難,跨過了那一道外人看起來很寬的鴻溝。

將農村生活轉化為創作靈感

黃室煌說了一段 往日農村裡的生活寫實,稱為「 剃頭包年制 」,它描述早年鄉下一般農家普遍 的生活困苦 。

所謂 「 剃頭包年制 」,是指 每次理髮不以現金結帳,而是每年以稻穀付帳一次代替,台語稱「剃頭粟」。以前農業社會農家生活困苦,家中平時少有現金,一切生活所需都來自水稻收穫、養豬收入等,可是稻穀一年才收穫貳次,頭髮卻天天在長,頭髮長了不得不理,否則在民風保守的當時,只要頭髮稍微長一點,人們便指指點點的說「半南洋的 (不男不女)」,意思是「沒教養」。

因此,「窮則變,變則通」, 民間當時相沿成習 衍生出一種「剃頭包年制」,並且成為慣例,也就是將理髮師請到家裡為全家人理頭髮,但帳且先記著。

雙方事前將理髮次數、價錢等談妥後,就依約定理髮,理髮師通常會定期前來,等稻穀收成時,理髮師自己會帶著麻布袋,將約定的稻穀秤量背回去抵帳,也有人用自己養的豬、羊等家畜交給理髮師代替現金還債,這就是「剃頭包年制」。

晚近農家經濟來源不限於農業收入,日常生活已經富裕,且現金不虞匱乏,所以大家已改現金交易。目前的農家在稻穀收穫後,將整批稻穀運到農會去,農會將穀款直接轉到個人帳戶,要用錢帶印章存摺或提款卡就行了。

鄉下人現在談起「剃頭包年制」,都不約而同感歎當時生活困難。剃頭包年制其實就是一種不得已的欠債信制度,鄉下人說起欠債,面子上總是覺得掛不住,同時,誰也不願意讓人帶著麻布袋來家裡收稻穀抵帳。因此,「剃頭包年制」在社會經濟好轉之後就自然不存在了。

「 我相信,像剃頭包年制這種純粹的鄉土題材,如果把它表現成為木雕的話,一定會引起很多農村子弟的共鳴。」 每次只要黃室煌有新作品完成,總是可以引起共鳴,因為木雕作品所反映的內涵正是許多中年人曾經走過的生活寫照。

黃室煌的腦海裡就是這樣,時常在回想著諸如前述的農村生活點滴,以及什麼是對現代社會有意義的生活情節等。他希望至少要將早期農村的勤勞節儉、和睦溫馨等優良社會風氣,透過雕刻刀轉化為木雕具體呈現大眾眼前,以對現代社會產生一點正面教化與功能。

農村作品「望天」,描述農家靠天吃飯的無奈意象

破銅爛鐵 換麥芽糖的回憶

以鄉土造型雕刻創作為表現主軸的黃室煌,第一件得獎作品是民國九十年獲得「台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第一名的 「麥芽仙生」 。

這件單從名稱就可以感受 濃厚鄉土味的 作品 「麥芽仙生」, 黃室煌想要表達的是,民國四、五十年代小孩子用撿來的破銅爛鐵 換麥芽糖吃的往事。「仙生」直譯就是「先生」之意,整句要用閩南話說才能表現原汁原味。

當時的時空環境下, 一般家庭三餐能夠溫飽就是很滿足,可是正值成長期間的小孩子們,平常沒有最愛的零嘴可吃,因此無不渴望除了正餐之外有些零食滿足饞嘴慾望, 「麥芽仙生」就是一個 被期望出現又 可以提供 零食的阿伯。

當他出現時,一定會有一種特殊的樂器聲傳來,那種樂器是以廢棄鐵罐固定於木柄上,並使之可以旋轉,旋轉時因連續敲擊而發出「扣嘍、扣嘍」的聲音,小孩子遠遠的聽到了,會即刻將平常囤積的破銅爛鐵拿出來交給 「麥芽仙生」換麥芽糖吃。 阿伯通常不拿秤頭稱重量,只以目測估計每個小孩手裡的破銅爛鐵的輕重之後,就從綁在腳踏車後座上的 麥芽糖鐵罐裡,以手拽出條狀麥芽糖,並黏附於細木棒上交給孩子 ,那一刻,凡是手裡拿著 麥芽糖棒的小孩子,肯定個個眉開眼笑沉浸在 快樂的境界裡 ,因為他們的 饞嘴慾望 得到了滿足。那幅景象,就是 生動的作品 「麥芽仙生」裡所要表達的鄉土情懷。

黃室煌說 , 現在看到 「麥芽仙生」木雕的中年人,必定油然而生 小時候 曾經 用撿來的破銅爛鐵 換麥芽糖吃的共同回憶 ,他們看著作品聊起往事,莫不眉飛色舞,猶如返老還童 。

以木雕寫懷舊回憶錄

黃室煌說 , 決定以田園生活、童年記趣作為創作題材,是在偶然機會裡得到啟發的。

有一次他無意中發現一群鄰家小孩子在院子裡玩橡皮筋時,讓他靈機一動:「這不是小時候的童玩嗎?」於是,他開始把他從小到大所經歷的農村見聞,一段一段像寫回憶錄一樣,拿起他的雕刻刀,讓一件件懷舊木雕誕生。

「以前做商業木雕,必須習慣將同樣的東西刻很久,久了當然就會膩,可是,那是為了生活,膩了也不能變。」 黃室煌創作藝術木雕, 為了幫助自己改變,他買一些坊間的圖片、照片、上一些學院老師的課等等做為創作參考來源。

「我現在自由創作,雖然沒有一件作品是重複的,要不斷思考新題材是一種考驗,不過,能夠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情感,把理想變成作品 ,是很有意義的事。 」 黃室煌有時也 找他的幾位前幾年認識的現代前衛藝術家朋友,吸收藝術的新觀念,彼此交流討論以求精進。

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中,都可以清楚看到他內心世界的展現。對 黃室煌 而言,創作就像是寫回憶錄一樣,每一件作品,都是一篇紀錄某段農家歲月情事的日記。

因為得獎的肯定,這幾年紛紛慕名而來,又常指定個人所喜歡請黃室煌為他完成作品的木雕收藏者,使黃室煌「被迫」並未完全放棄商業木雕,然而,也因為商業木雕帶來的經濟收入,讓他更安心從事藝術創作。

「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農家寫照。

寫實與抽象兼顧

木雕 以人物表情與神韻的拿捏雕塑最困難,在具體寫實中又要兼顧抽象的傳神,讓觀者自己去心領神會,這個部分足以讓藝術工作者廢寢忘食。

例如黃室煌 有件作品是描述農家收割稻穀的情景,一對夫妻在田地裡奮力拖拉著沉重的「機器桶」向前行, 黃室煌 寫實地將他們各自臉上流下小如米粒的汗珠都用心雕刻細膩呈現;至於人物的表情,則在人物為了使力而彎腰側身之中,藉臉部肌肉的起伏與線條的分佈,表現了吃苦耐勞與堅毅認命的複雜情緒,也許就是那份神韻默默傳達著台灣先民曾經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抽象訊息。

「其實,我的藝術創作起頭並不順利。曾經,那種面對木料時,不知如何開始,還有要在那裡下第一刀的孤單與猶豫,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調適與突破才走出來的。」

走過蛻變尷尬期的黃室煌, 因為他沒有藝術雕塑的養成背景,也沒有學習的對象,只能靠一些美術資料,還有對身邊人事物的觀察從事創作。不過, 黃室煌也說,幸虧他 的農家子弟生涯裡,有許多值得紀錄又可以信手拈來的鄉土人、事、物,使他的木雕有豐富的取材資源,又以自然樸質彌補了科班素養的不足。

找到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黃室煌說,由於傳統木雕的工作環境不佳,且收入不穩定,年輕一輩不願學習者居多,他遺憾於木雕工藝即將逐漸式微。

儘管他的創作取材於自然田園,擁有一定的接受度,但以目前台灣的創作環境而言,其市場空間仍然有限,因此,「堅持」成了黃 室煌 得以持續下去的動力。

黃室煌感慨木雕工藝技術的斷層,「現在的木雕藝術家,多半都四、五十歲了。」言下之意,頗有後繼無人的無奈。他知道,這是市場問題,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些,所以,他認為:「創作,就不能把錢看得太重。」

現今創作中的黃室煌,展現的是藝術理想的追求,他找到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黃室煌大師-文.圖提供連結轉貼

回目錄頁

 
如意觀音 創作 黃室煌 玉而富jzqu20519典藏

以懷舊木雕寫回憶錄

鄉情木雕家黃室煌

文‧圖/雅 風

 鄉土藝術雕刻家黃室煌,於民國九十四年, 55歲的時候, 在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第一次展出他的作品。

本行是傳統木雕師傅的黃室煌, 13 歲當學徒學習木雕,他是台中縣大甲人,因地方靠海,早年以捕魚為生者多,尤其每年到了九月季風起難以遠航,家鄉缺乏謀生管道,故在長輩指引下,學習一技之長。

黃室煌是「 師傅 」出身,中年再轉換跑道 的 鄉土藝術雕刻家。他將「懷古鄉情」作為作品主軸,以台灣早期農村生態及常民生活作為取材對象,作品的布局簡單樸素,自然溫馨,洋溢濃濃的鄉土情懷,觀賞他的作品總是徘徊再三而不捨離開。

走過木雕大量外銷商機

大約從民國 62 年到 75 年之間,曾經有日本進口商來台大量採購指定形式的木雕,進口商通常將其所欲採購的木雕作品拍成照片,帶來台灣交給廠商要求照圖打樣、估價,經過客戶認可後下訂單。

那十幾年期間的木雕外銷模式是客戶來台下訂單,因為單筆訂單的木雕作品體積大數量多,動輒採購一、兩百件,出貨時間又短,一般木雕師傅的傳統工作方式無法在客戶要求的時間內出貨,只好尋求變通。業者為了爭取商機,首先於短期內迅速增加人手,並教導新手只學習木雕修飾、表面處理等快速收尾完成作品的基本技能,最後,再將過去的論件方式完全變通為大量生產。因此,木雕外銷雖然爭取了商機,但也無形中使雕刻技藝失去往日的精細素質。

本來一件雕刻品的製作過程應該包括從原材料、粗胚、中胚到細胚至最後成品,但是,當時的業者將傳統木雕的製作過程簡化,改為前半段製作採機械化,也就是由木雕師傅將原材料先以電鋸初剖、做成粗胚,之後再將中胚到細胚,或者只留下細胚的後段修飾、表面處理至成品的工作交給新手完成,也就是以快速大量生產爭取時間。

這樣速成的木雕成品的作法,可以應付大量外銷要求,但是卻肯定無法將生手或學徒培養成功夫札實的師傅。

因此,黃室煌說,「在木雕工藝界,目前我們四年級這一輩,可能是最後一批學徒出身的師傅,因為民國六、七十年代外銷景況一片榮景下,能夠經過三年四個月學徒磨練出來的師傅寥寥無幾。」換句話說,木雕傳統的手藝,在當時已經發生功夫中斷的現象了。

轉換跑道胸有成竹

一個出身農村, 從事傳統雕刻三十餘年的木雕師傅,把他往日的鄉下生活,從記憶中一點一滴發掘出來,然後,透過雕刻刀,化為每一件都可以令許多過來人看到它就想起「彼當時」的鄉土木雕。

這位人到中年才轉換跑道的黃室煌師傅,運用一刀一斧,賦予木料新生命。他努力從事 鄉情 木雕藝術創作, 為木雕寫懷舊回憶錄 ,而且,將豐富的人生閱歷灌注於作品中,讓逝去的農村特色重現眼前,也勾起了走過從前的回憶。

黃室煌是在民國 80年時,從一個傳統雕刻的師傅「轉途」開始作木雕藝術創作的,「那個時候,苗栗縣三義鄉廣盛村的三義木雕館(民國八十四年建館)還沒成立。」

「從傳統雕刻轉作木雕藝術創作,剛開始 有沒有碰到困難?」 傳統雕刻與木雕藝術創作基本上是橋與路的兩個不同境界,旁觀者憑常識也知道,像黃室煌那一輩學徒出身習慣論件計酬的師傅,到了中年要轉換跑道變成藝術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然而, 黃室煌針對這個問題,表現得卻胸有成竹。

「之前做了三十年的大屏風、木桌、老鷹、神像等傳統雕刻品,那是一段憑手藝掙錢養家的平凡生涯,至於轉換跑道,面臨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技術,還好,因為功夫紮實,技術不是問題,現在需要的是創作與思考。」

一個曾經專長於觀音、彌勒佛、水牛、達摩、鍾馗等傳統木雕卅餘年的師傅所流露的自信,讓旁觀者覺得他好像只在轉念之間就克服了困難,跨過了那一道外人看起來很寬的鴻溝。

將農村生活轉化為創作靈感

黃室煌說了一段 往日農村裡的生活寫實,稱為「 剃頭包年制 」,它描述早年鄉下一般農家普遍 的生活困苦 。

所謂 「 剃頭包年制 」,是指 每次理髮不以現金結帳,而是每年以稻穀付帳一次代替,台語稱「剃頭粟」。以前農業社會農家生活困苦,家中平時少有現金,一切生活所需都來自水稻收穫、養豬收入等,可是稻穀一年才收穫貳次,頭髮卻天天在長,頭髮長了不得不理,否則在民風保守的當時,只要頭髮稍微長一點,人們便指指點點的說「半南洋的 (不男不女)」,意思是「沒教養」。

因此,「窮則變,變則通」, 民間當時相沿成習 衍生出一種「剃頭包年制」,並且成為慣例,也就是將理髮師請到家裡為全家人理頭髮,但帳且先記著。

雙方事前將理髮次數、價錢等談妥後,就依約定理髮,理髮師通常會定期前來,等稻穀收成時,理髮師自己會帶著麻布袋,將約定的稻穀秤量背回去抵帳,也有人用自己養的豬、羊等家畜交給理髮師代替現金還債,這就是「剃頭包年制」。

晚近農家經濟來源不限於農業收入,日常生活已經富裕,且現金不虞匱乏,所以大家已改現金交易。目前的農家在稻穀收穫後,將整批稻穀運到農會去,農會將穀款直接轉到個人帳戶,要用錢帶印章存摺或提款卡就行了。

鄉下人現在談起「剃頭包年制」,都不約而同感歎當時生活困難。剃頭包年制其實就是一種不得已的欠債信制度,鄉下人說起欠債,面子上總是覺得掛不住,同時,誰也不願意讓人帶著麻布袋來家裡收稻穀抵帳。因此,「剃頭包年制」在社會經濟好轉之後就自然不存在了。

「 我相信,像剃頭包年制這種純粹的鄉土題材,如果把它表現成為木雕的話,一定會引起很多農村子弟的共鳴。」 每次只要黃室煌有新作品完成,總是可以引起共鳴,因為木雕作品所反映的內涵正是許多中年人曾經走過的生活寫照。

黃室煌的腦海裡就是這樣,時常在回想著諸如前述的農村生活點滴,以及什麼是對現代社會有意義的生活情節等。他希望至少要將早期農村的勤勞節儉、和睦溫馨等優良社會風氣,透過雕刻刀轉化為木雕具體呈現大眾眼前,以對現代社會產生一點正面教化與功能。

農村作品「望天」,描述農家靠天吃飯的無奈意象

破銅爛鐵 換麥芽糖的回憶

以鄉土造型雕刻創作為表現主軸的黃室煌,第一件得獎作品是民國九十年獲得「台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第一名的 「麥芽仙生」 。

這件單從名稱就可以感受 濃厚鄉土味的 作品 「麥芽仙生」, 黃室煌想要表達的是,民國四、五十年代小孩子用撿來的破銅爛鐵 換麥芽糖吃的往事。「仙生」直譯就是「先生」之意,整句要用閩南話說才能表現原汁原味。

當時的時空環境下, 一般家庭三餐能夠溫飽就是很滿足,可是正值成長期間的小孩子們,平常沒有最愛的零嘴可吃,因此無不渴望除了正餐之外有些零食滿足饞嘴慾望, 「麥芽仙生」就是一個 被期望出現又 可以提供 零食的阿伯。

當他出現時,一定會有一種特殊的樂器聲傳來,那種樂器是以廢棄鐵罐固定於木柄上,並使之可以旋轉,旋轉時因連續敲擊而發出「扣嘍、扣嘍」的聲音,小孩子遠遠的聽到了,會即刻將平常囤積的破銅爛鐵拿出來交給 「麥芽仙生」換麥芽糖吃。 阿伯通常不拿秤頭稱重量,只以目測估計每個小孩手裡的破銅爛鐵的輕重之後,就從綁在腳踏車後座上的 麥芽糖鐵罐裡,以手拽出條狀麥芽糖,並黏附於細木棒上交給孩子 ,那一刻,凡是手裡拿著 麥芽糖棒的小孩子,肯定個個眉開眼笑沉浸在 快樂的境界裡 ,因為他們的 饞嘴慾望 得到了滿足。那幅景象,就是 生動的作品 「麥芽仙生」裡所要表達的鄉土情懷。

黃室煌說 , 現在看到 「麥芽仙生」木雕的中年人,必定油然而生 小時候 曾經 用撿來的破銅爛鐵 換麥芽糖吃的共同回憶 ,他們看著作品聊起往事,莫不眉飛色舞,猶如返老還童 。

以木雕寫懷舊回憶錄

黃室煌說 , 決定以田園生活、童年記趣作為創作題材,是在偶然機會裡得到啟發的。

有一次他無意中發現一群鄰家小孩子在院子裡玩橡皮筋時,讓他靈機一動:「這不是小時候的童玩嗎?」於是,他開始把他從小到大所經歷的農村見聞,一段一段像寫回憶錄一樣,拿起他的雕刻刀,讓一件件懷舊木雕誕生。

「以前做商業木雕,必須習慣將同樣的東西刻很久,久了當然就會膩,可是,那是為了生活,膩了也不能變。」 黃室煌創作藝術木雕, 為了幫助自己改變,他買一些坊間的圖片、照片、上一些學院老師的課等等做為創作參考來源。

「我現在自由創作,雖然沒有一件作品是重複的,要不斷思考新題材是一種考驗,不過,能夠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情感,把理想變成作品 ,是很有意義的事。 」 黃室煌有時也 找他的幾位前幾年認識的現代前衛藝術家朋友,吸收藝術的新觀念,彼此交流討論以求精進。

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中,都可以清楚看到他內心世界的展現。對 黃室煌 而言,創作就像是寫回憶錄一樣,每一件作品,都是一篇紀錄某段農家歲月情事的日記。

因為得獎的肯定,這幾年紛紛慕名而來,又常指定個人所喜歡請黃室煌為他完成作品的木雕收藏者,使黃室煌「被迫」並未完全放棄商業木雕,然而,也因為商業木雕帶來的經濟收入,讓他更安心從事藝術創作。

「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農家寫照。

寫實與抽象兼顧

木雕 以人物表情與神韻的拿捏雕塑最困難,在具體寫實中又要兼顧抽象的傳神,讓觀者自己去心領神會,這個部分足以讓藝術工作者廢寢忘食。

例如黃室煌 有件作品是描述農家收割稻穀的情景,一對夫妻在田地裡奮力拖拉著沉重的「機器桶」向前行, 黃室煌 寫實地將他們各自臉上流下小如米粒的汗珠都用心雕刻細膩呈現;至於人物的表情,則在人物為了使力而彎腰側身之中,藉臉部肌肉的起伏與線條的分佈,表現了吃苦耐勞與堅毅認命的複雜情緒,也許就是那份神韻默默傳達著台灣先民曾經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抽象訊息。

「其實,我的藝術創作起頭並不順利。曾經,那種面對木料時,不知如何開始,還有要在那裡下第一刀的孤單與猶豫,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調適與突破才走出來的。」

走過蛻變尷尬期的黃室煌, 因為他沒有藝術雕塑的養成背景,也沒有學習的對象,只能靠一些美術資料,還有對身邊人事物的觀察從事創作。不過, 黃室煌也說,幸虧他 的農家子弟生涯裡,有許多值得紀錄又可以信手拈來的鄉土人、事、物,使他的木雕有豐富的取材資源,又以自然樸質彌補了科班素養的不足。

找到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黃室煌說,由於傳統木雕的工作環境不佳,且收入不穩定,年輕一輩不願學習者居多,他遺憾於木雕工藝即將逐漸式微。

儘管他的創作取材於自然田園,擁有一定的接受度,但以目前台灣的創作環境而言,其市場空間仍然有限,因此,「堅持」成了黃 室煌 得以持續下去的動力。

黃室煌感慨木雕工藝技術的斷層,「現在的木雕藝術家,多半都四、五十歲了。」言下之意,頗有後繼無人的無奈。他知道,這是市場問題,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些,所以,他認為:「創作,就不能把錢看得太重。」

現今創作中的黃室煌,展現的是藝術理想的追求,他找到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黃室煌大師提供.文圖連結轉貼

回目錄頁

玉佛 相簿 影音 arts 玉而富

玉佛 相簿 影音 arts

玉佛 相簿 影音 arts 玉而富